基本知識
是否醫保:否
易感人群:好發于老年人
患病比例:0.1%
傳染方式:無傳染性
并發癥:肛裂、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、腸梗阻
治療常識
掛號科室:內科 消化內科
治療方式:藥物治療如瀉藥、促動力藥,中醫理療
治療周期:30-60天
治愈率:75%
常用藥品:臌癥丸
治療費用:根據不同醫院,收費標準不一致,市三甲醫院約(300-1000元)
溫馨提示
早飯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
便秘診斷
詳細了解便秘的起病時間和治療經過、近期排便時間的改變,問清排便次數,有無排便困難,費力及大便是否帶血,是否伴有腹痛、腹脹,上述胃腸道癥狀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統疾病,尤其是要排除器質性疾病。如病程在幾年以上,病情無變化者,多提示功能性便秘。
便秘治療
1.堅持參加鍛煉
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表明,因年老體弱極少行走者便秘的發生率占15.4%,而堅持鍛煉者便秘的發生率為0.21%,因此鼓勵患者參加力所能及的運動,如散步、走路或每日雙手按摩腹部肌肉數次,以增強胃腸蠕動能力。對長期臥床病人應勤翻身,并進行環形按摩腹部或熱敷。......查看剩余內容▼▼
1.腹部平片
能顯示腸腔擴張及糞便存留和氣液平面,可確定器質性病變如結腸癌、狹窄引起的便秘。
2.鋇灌腸
可了解結腸、直腸腸腔的結構。
3.結腸鏡及纖維乙狀結腸鏡
可觀察腸腔黏膜以及腔內有無病變和狹窄,還可發現結腸黑變病。
4.肛管直腸壓力測定
可以幫助判斷有無直腸、盆底功能異常或直腸感覺閾值異常。
5.球囊逼出試驗
有助于判斷直腸及盆底肌的功能有無異常。
6.盆底肌電圖檢查
可判斷有無肌源性或神經源性病變。
7.結腸傳輸功能實驗
了解結腸傳輸功能。......查看剩余內容▼▼
便秘的主要表現是排便次數減少和排便困難,許多患者的排便次數每周少于3次,嚴重者長達2~4周才排便一次。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現為排便困難,排便時間可長達30分鐘以上,或每日排便多次,但排出困難,糞便硬結如羊糞狀,且數量很少。此外,有腹脹、食欲缺乏,以及服用瀉藥不當引起排便前腹痛等。體檢左下腹有存糞的腸袢,肛診有糞塊。
老年人過分用力排便時,可導致冠狀動脈和腦血流的改變。由于腦血流量的降低,排便時可發生昏厥。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可能發生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。高血壓者可引起腦血管意外,還可引起動脈瘤或室壁瘤的破裂、心臟附壁血栓脫落、心律失常甚至發生猝死。由于結腸肌層張力低下,可發生巨結腸癥。用力排便時,腹腔內壓升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瘡,強行排便時損傷肛管,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。糞便嵌塞后會產生腸梗阻、糞性潰瘍、尿潴留及大便失禁。......查看剩余內容▼▼
1.與年齡有關
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較青壯年明顯增高,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增加,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,胃腸道分泌消化液減少,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,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,肛門內外括約肌減弱,胃結腸反射減弱,直腸敏感性下降,使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,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。此外,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癡呆或精神抑郁癥而失去排便反射,引起便秘。
2.不良生活習慣
(1)飲食因素 老年人牙齒脫落,喜吃低渣精細的食物,或少數病人圖方便省事,飲食簡單,缺粗纖維,使糞便體積縮小,黏滯度增加,在腸內運動減慢,水分過度吸收而致便秘。此外,老年人由于進食少,食物含熱卡低,胃腸通過時間減慢,亦可引起便秘。有報道顯示,胃結腸反射與進食的量有關,1000cal膳食可刺激結腸運動,350cal則無此作用。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,蛋白質則無此作用。......查看剩余內容▼▼
便秘吃什么食物好?如何飲食?下面大廚藝小編為大家介紹便秘的食物,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。
便秘吃什么食物好?如何飲食
1、紫甘薯
紫甘薯具有抗癌、補血、保肝、抗衰老、抗突變、大便暢通、心血管病之功效。常用于減肥、健美、腸癌、便秘、乳腺癌、消化不良等癥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每100克紫甘薯含熱量82.30千卡。與大花蟹 、青蟹、大閘蟹、梭子蟹、圣女果、西紅柿相克同食可能會引起不適。可與水芹菜、芹菜、豬小排、糙米、蓮子、豬排搭配。
便秘的食物有哪些?吃什么好?下面大廚藝小編為大家介紹便秘的食物,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。
便秘的食物有哪些?吃什么好
1、芥菜
芥菜具有宣肺豁痰、利氣溫中、解毒消腫、開胃消食、溫中利氣、明目利膈、止痛明目之功效。常用于便秘、寒腹痛、咳嗽痰滯、胸隔滿悶、瘡癰腫痛、耳目失聰等癥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尤適宜便秘、眼科患者。熱性咳嗽患者、瘡癤、目疾、痔瘡、便血及內熱偏盛者不宜食芥菜。高血壓、血管硬化者應少食。
每100克芥菜含熱量12千卡。低膽固醇,低鈉鹽,低飽和脂肪酸,富含鉀。與鯽魚、醋、山竹、雞肉相克同食可能會引起不適。可與雞心、豬肝、姜、鴨肉搭配。......查看剩余內容▼▼
? Copyright 201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桂ICP備2020006802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