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腎綜合征出血熱的治療方法
1.一般原則
早發現、早休息、早治療和就地隔離治療。按乙類傳染病上報,密觀生命體征,針對五期的臨床情況進行相應綜合治療。
發熱期可用物理降溫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。發生低血壓休克時應補充血容量,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、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、血漿、蛋白等。
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劑(如速尿等)靜脈注射。無尿者可用20%甘露醇、硫酸鎂、大黃口服導瀉。多尿時應補充足夠液體和電解質(鉀鹽),以口服為主。進入恢復期后注意防止并發癥,加強營養,逐步恢復活動。
2.對癥和并發癥治療
有明顯出血者應輸新鮮血,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;血小板數明顯減少者,應輸血小板;對合并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者,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。
心功能不全者應用強心藥物;腎性少尿者,可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:限制入液量,應用利尿劑,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,必要時采取透析療法;肝功能受損者可給予保肝治療。重癥患者可酌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。
二、腎綜合征出血熱的日常護理
1、發熱期的護理
早期臥床休息,創造舒適、安靜的環境,減少噪聲。減少對病人的刺激。予以高熱量、高維牛素、易消化飲食。
隨時觀察體溫的變化。特別是高熱的患者,體溫過高時應及時采取物理降溫。由于此病有毛細血管中毒性損害。故不宜用酒精擦浴。盡黿少用解熱鎮痛藥,定期測量血壓。
患者發熱后期多汗、缸液濃縮。應鼓勵病人多口服補液。必要時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防止休克和保護腎臟。
2、低血壓期的護理
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,每30min測血壓、脈搏1次,并做好記錄及時報告醫生;注意補液速度,低血壓早期應快速補液。必要時加粗針頭或多靜脈通道。但
對老年體弱及心、腎功能不全者,速度應適當放慢,減少用量以防止肺水腫的發生:準確記錄24h尿量。盡早發現少尿傾向;低血壓期患者注意保暖,禁止搬動。
3、少尿期的護理
少尿期應注意尿量每日3000ml為依據。此時鼓勵患者食用營養豐富、易消化、含鉀量較高的飲食,對嚴重貧血者可酌情輸入新鮮血液。尿量每日>3000m1.補鉀時應以口服為主。
必要時可緩慢靜脈滴人,同時注意鈉、鈣等電解質的補充。對尿量每日>5000ml者。可試用雙氫克尿塞、去氧皮質酮、垂體后葉素、消炎痛等。由于免疫功能低下,應注意預防感染。注意病室內空氣消毒。特別是加強口腔及皮膚的護理。
4、恢復期的護理
加強營養,高蛋白、高糖、多維生素飲食。注意休息,一般需1一3個月左右,應逐漸增加活動量,重型病例可適當延長時間。
三、如何預防腎綜合征出血熱
1、滅鼠
以藥物毒殺為主,應在鼠類繁殖季節3~5月與本病流行季節前進行。采用毒鼠、捕鼠、堵鼠洞等綜合措施,組織幾次大面積的滅鼠。
2、防鼠
挖防鼠溝,野營,工地應搭高鋪,不宜睡上鋪;保存好糧食及食物;整頓環境,以免鼠類窩藏。
3、滅螨、防螨
在秋季滅鼠可同時用殺蟲劑進行滅螨,主要殺滅部隊經常活動地區的游離螨與鼠洞內螨。
4、搞好食品衛生
做好食品衛生、食具消毒、食物保藏等工作,要防止鼠類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。剩飯菜必須加熱或煮熟后才能吃。
5、做好消毒工作
對發熱患者的血、尿和鼠的尸體及其排泄物等,都應該進行消毒處理,防正污染環境。對死鼠要妥善處理,可以深埋或焚燒。
6、在野外工作時要注意個人防護
7、接種出血熱疫苗
是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最經濟、最有效的特異性手段。應該在發病鄉、鎮、街道、學校、工地和營房等高危人群中進行出血熱疫苗接種。接種時要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進行,有禁忌證者嚴禁接種,過期疫苗不能使用。
四、腎綜合癥出血熱的傳染源
漢坦病毒主要存在於鼠類,但不會令鼠發病,而當病毒傳染給人時,卻可令人發病。該病毒由,其病原體可使嚙齒類的APodemusagrariuscoreae鼠感染致病,在1978年分離出病毒。分離是很難的,開始稱為高麗出血熱病毒(Koreanhemorrhagicfevervirus,KHFvirus)。由于使用感染致病的Apodemusagrariuscoreae鼠的肺及人的A549和猴vero細胞等細胞株,通過熒光抗體法檢查患者的血清,利用病毒學診斷已成了可能。結果,知道上述三個地區的流行性出血熱,是由抗原上有關的病毒所引起。在日本大阪除以梅田熱這種疾病有所報道外,還有分散發生的例子。另外潛性的飼養動物(主要是大鼠)可以傳給人使人感染疾病。病原體在形態學上屬于布尼亞(Bunya)病毒科。
漢坦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4種∶
1、經呼吸道吸入受病毒感染的鼠類的尿、糞、唾液污染的塵埃。一般相信這是外國最主要的傳播途徑。
2、被鼠咬傷或傷口接觸有病毒的鼠排泄物而受感染。這是國內最主要的傳播途經。
3、進食受病毒鼠糞排泄物污染的食物,經消化系統而受感染。
? Copyright 201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桂ICP備2020006802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