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別名:生甘草、粉甘草、甘草梢、甜根子、美草、蜜草、國老、甜草、粉草、蜜甘、生甘草、粉甘草、甘草梢、甜根子、美草、蜜草、國老、甜草、粉草、蜜甘、蕗草、靈通、棒草
甘草功效:解毒、祛痰、止痛、解痙、抗癌、抗酸、鎮咳、抗炎、抗過敏、防治腫瘤、補脾益氣、滋咳潤肺、緩急解毒、調和百藥
甘草用于:乏力、發熱、發熱、咳嗽、心悸、解藥毒、食物中毒、咽喉腫痛、痛疽瘡瘍、大便溏薄、胃腸道潰瘍、脾胃功能減退
甘草禁忌:濕阻中滿、嘔惡及水腫脹滿者忌食。
甘草適宜:適宜胃潰瘍者、十二指腸潰瘍者、神經衰弱者、支氣管哮喘者、血栓靜脈炎患者。
甘草的功效與作用
甘草性平,味甘,歸十二經。有解毒、祛痰、止痛、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。在中醫上,甘草補脾益氣,滋咳潤肺,緩急解毒,調和百藥。臨床應用分“生用”與“蜜炙”之別。生用主治咽喉腫痛,痛疽瘡瘍,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、食物中毒等;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,大便溏薄,乏力發熱以及咳嗽、心悸等。
1.抗酸
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。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;并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。
2.鎮咳
甘草黃酮、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;祛痰作用也較顯著,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>甘草黃酮>甘草浸膏。
3.抗炎、抗過敏
甘草還有抗炎,抗過敏作用,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。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。
4.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
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癥狀,因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,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,它有助于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。
5.防治腫瘤
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。
甘草的適合體質
痰濕質體質應忌食或少食;
甘草的選購技巧
看形狀、顏色
根為圓柱形,長30~100cm,直徑0.6~3.5cm,外皮松緊不一。真甘草表面為紅棕色或灰棕色,假甘草的表面一般為黑色和土棕色;
看紋理
真甘草有縱皺紋、溝紋及皮孔,有稀疏的細根痕,假甘草的縱橫紋不太明顯,皮孔橫生;
看切面
真甘草質堅實而重,端切面中央稍下陷,略顯纖維性,粉性足,具放射狀紋理、有裂隙,斷面有一明顯的環紋和菊花心,形成層環紋明顯。假甘草斷面具有很明顯的纖維性,粉性小,沒有備環紋和菊花心。
聞氣味
真甘草氣香、味甘甜,假甘草氣微,嘗之較苦。
甘草的存儲
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甘草的制作技巧
1.調和諸藥量宜小,作為主藥量稍大,用于中毒搶救量宜大;
2.補中緩急宜炙用,清熱解毒、止咳宜生用;
3.若脾胃虛弱,中氣不足,氣短乏力,食少便溏者,常與人參、白術、茯苓同用;
4.脾胃虛寒,脘腹攣急作痛者,可與桂枝、芍藥、飴糖配用,以溫中補虛,和里緩急;
5.外感風寒咳嗽者,常與麻黃、杏仁同用;
6.咽喉腫痛者,可單用煎服,亦可與桔梗同用,以增解毒利咽之功。
甘草的食用方法
可用作甜味及芳香高赤,有增甜、增香的作用。多用作食品、飲料和糖果的調味。
評價:低鈉鹽,低飽和脂肪酸,富含煙酸,富含磷,富含鉀,富含蛋白質
? Copyright 201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桂ICP備2020006802號-4